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聽見我們的聲音~談校園性別教育革新

~聽見我們的聲音~談校園性別教育革新
~聽見我們的聲音~談校園性別教育革新
李偉銘_鹿
  近年各大專院校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性別教育之推展納入學校評鑑、性別議題在學術圈逐漸成為顯學,都一再可見性別教育議題在台灣日漸「政治正確」,大體上於具體可見之制度面上有所傾力,但內裡的實質狀況則仍有待討論與革新,本文我將以學生視角(目前就讀於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三年級)出發,以自身從小求學經驗為根基,提出我認為當下性別教育可進步之處。 

  望望當今國中小、高中校園的制服,仍數十年如一日般,性別被以二元色彩裁切,男生多為冷色調,女生多為粉紅色等暖色調,強迫穿長褲或百褶裙制約了性別多元選擇的可能性,在求學歷程中,不少女性同學總躲避著教官偷換褲子,我始終忘不了國小時一位頂的小平頭的女同學,在被師長嚴格指正而換上裙裝的不自在模樣。而這也是許多跨性別者求學時的夢魘,若沒有依照此群體法則,則被排擠為異類怪胎,由此可見,制服的自由選擇權並非僅止於單純形式之意義,它象徵了打破教條式的二元性別意識形態,很高興於今年我得知台北市立復興高中開首例,給予學生制服自由選擇,象徵了多元性別選擇不被上層隱形壓力拘束,自在做自己此項人權不該被群體壓力暴力改造。

  引申上段,性別二元意識形態以無意識的姿態充斥在生活周遭,具體地呈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物質或形式的習慣上,如以上所述的制服,而男女廁所、男女宿舍、宿舍門禁(許多學校單一規範女生有門禁時間)、男女分班(私校與大學體育課常見此情況)、課程設計(家政、軍訓與「兩」性關係課程)等等校園物件都可見這樣的二元狀態,我認為若無打破這些具體與形式上的桎梏,多元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廣上將限制於二元刻板的界線中,而無法看見學生的多元性別需求,我期待學校建設回歸功能取向的無性別廁所、無性別宿舍、不以性別來二元分班、課程設計上不規劃僵化的性別預設,而透過打破制度上的不合理,才能真正使學生在環境中培養多元廣納的性別意識。

  我的跨性別朋友尷尬地走在男生宿舍遭致異樣眼光、外表陽剛的女生朋友總畏畏縮縮地進入女廁擔心招來尖叫聲、同志男友置身於相對封閉的鄉下學校而無相關資源與教育讓解除對自身認同的焦慮,以及當我在只看見兩性的愛情關係通識課程中,同志身分的我感受到被徹底忽視甚至歧視……等等繁不備載的窘境都是我與許許多多被視為「少數」的學生朋友們面臨的困境,它常被當作不存在,而被遺忘。因此我認為,當下的性別教育改革要看穿「政治正確」、「假象平和」的迷霧,聽見每個學生的聲音,見樹又見林地看見整理校園潛在的性別壓迫。

  仍有許多我無法一一列出的項目仍待改革,而這待全校各處室的性別敏銳度的培養,打開多元性別之眼來看見各面向的學生需求,而非被動地接受性平會之意見,甚至認為性別面向的學生事務僅是性平會該關注的。

  學生的聲音要被聽見是我認為的最大重點,以成大為例,性平會逐漸加入學生代表,能具體地以學生立場出發說出訴求,學校舉辦相關性別議題活動會向性別社團諮詢或尋求支援,等等讓學生參與並倡議的作為都是推展性別教育重要的燃料動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