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同志,Yes!暴力,Bye-bye!── 青少年同志在校園中受暴的處境與改善方法

同志,Yes!暴力,Bye-bye── 青少年同志在校園中受暴的處境與改善方法
同志,Yes!暴力,Bye-bye──
青少年同志在校園中受暴的處境與改善方法

王振圍

小紅很喜歡上學,但在學校,常常聽不到老師教同志的事,就算有提到同志,常常也是聽到「同性戀的成因」、「同性戀是一時的」。不是教同志學生要如何好好發揮自己的潛能、肯定自己的同志身份,而是要同志好好壓抑自己的情感。──教育體制忽視與漠視
有一次,小橙寫信跟同班同學告白,結果信件被公開在佈告欄上,全班都知道小橙是同志的事。很多人變得愛開她是同志的玩笑,動不動就說:「妳該不會和那個小橙一樣吧!」好像自己是同志變成一件見不得人的事。原本的好表現,也常會因此受到質疑,老師偶爾也會調侃一下小橙。──校園師生的口語與關係的霸凌
生理男性的小黃有一次在逛女裝店的時候,被同學撞見。沒想到同學回學校後,常常會對他胸部及下體開玩笑地碰觸;有時三不五時走在路上,會被同學撞肩膀;尤其是夏天穿運動短褲的時候,還有人出奇不意地捏他大腿。──校園中的肢體暴力、不當碰觸
男同志祖母綠和女同志蘋果綠有一天在聊自己的伴侶,祖母綠一直抱怨他的伴侶一直會學A片中異性戀男性勇猛、壓制的形象,甚至會在祖母綠不想發生性關係的時候,強索性交,讓祖母綠在關係中很受傷;蘋果綠也談到,原以為跟女生在一起會是粉紅色的浪漫愛,沒想到她的帥T女友,非常大T主義,什麼事都要蘋果綠配合她,一不開心就暴力相向。──伴侶關係中約會暴力、分手暴力、性侵害
小藍自從向家人出櫃之後,都不太敢回家,因為爸爸對她暴力相向,要求她不要再丟家裡的臉,媽媽也不斷叨叨絮絮,請求神明扭轉小藍的性傾向,有時還帶符水回來要小藍喝下。──原生家庭家庭暴力
小紫沒有告訴人何人自己是同志的事,不自覺自己是同志的事不能告訴任何人,覺得自己一直是世界上少數、而且是見不得人的,常會覺得自己沒有活下去的價值,而會自傷、自殘,甚至幾乎嘗試結束生命──施加於自身的暴力

暴力現身,年輕同志驚驚
暴力,在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斷裂的關係與感受。暴力是一種令人不得不屈從的強制手段,這樣的權力施展與控制,特別容易出現在社會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尤其是施於弱勢族群的身上。青少年同志同時具有「青少年」與「同志」雙重的社會弱勢身份,因此青少年同志面臨哪些暴力問題一直都是在同志領域倍受關注的議題。
臺灣青少年同志面臨哪些校園暴力的問題?這個問題長期以來也困擾著我,原因有二:第一,談非異性戀青少年承受的暴力與負面影響,與大部分異性戀青少年面對青少年遇到施暴的困境相同,直接將受暴角色與非異性戀青少年連結,擔心再次塑造「青少年同志-暴力受害、灰暗悲情」的連結;第二,非異性戀青少年的確因不符異性戀體制的性別表現或情慾特質,而面臨與異性戀青少年更多的暴力威脅,但這些暴力大多幾乎都是不易指認的「精神暴力」。
在我的經驗中,仍可將青少年同志面臨的暴力形式分為六種,正如文章最前面小紅、小橙、小黃、小綠、小藍、小紫的例子,分別是「教育體制的忽視與漠視」、「校園師生的口語與關係的霸凌」、「校園中的肢體暴力、不當碰觸」、「伴侶關係中約會暴力、分手暴力、性侵害」、「原生家庭家庭暴力」與「施加於自身的暴力」。
其中又以「教育體制的忽視與漠視」、「校園師生的口語與關係的霸凌」此類較隱形的暴力,造成一個人心靈上的受創最為嚴重。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說:「與其直接揍人,讓他/她身體受傷,不如讓人心理受創,長期折磨比較狠,傷人比較痛。」青少年同志面臨的正是這樣的處境,面對的往往不是直接的、清晰可見的身體創傷。不同於在文獻上常見的年輕同志面臨的「仇恨犯罪」,在台灣面對各種「恐同/恐雙/恐跨」轉換而對的壓迫、內化污名、忽視與歧視。造成同志權益與人格受損。

還青少年同志安全的校園

在校園中,我們又可以怎麼防治與改善現存的青少年同志面臨的暴力問題呢?
過去學校內發生針對青少年同志暴力的事件,老師通常視為一般的學生暴力事件,直接送施暴學生至生活輔導組,或是交教官室,由組長或教官訓斥、懲罰學生,給學生記過,罰勞動服務。
這是現行學校體制常見的作法,忽略行為的本身與文化因素,忽略施暴學生是異性戀社會與體制製造、生產出來的加害者,忽略施暴學生的歧視與偏見才是真正問題所在。只看到學生「犯錯」,而沒有看到「為何犯錯」,未來真正依「錯因」來協助加害者改善行動。
那怎樣的防治與改善才會是較有效地解決青少年同志遭遇暴力的問題呢?我這裡提出「同理感受」、「發展行動」、「立即回應」三項主要防治與改善的建議。

同理青少年同志受暴的感受

首先,我們要帶領學生「承認暴力存在」。在年輕的我們,往往認為學校提供充足的保護傘,提供一個安全學習的校園,卻不自覺暴力無所不在地存在生活之中。可以透過同志面對各種形式暴力處境影片與故事,引起學生的關注。
更要讓學生「感受到暴力的施展與自己有關」,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成為欺凌他人的加害者,無論是無心的同志、性別玩笑,常帶有各種對多元性別/情慾偏見。尤其老師可以透過經設計的教育行動,讓學生在保護與良善的教育目標下,「感受受欺凌的滋味」。像可參考公視《歧視的一課》中加拿大教師,運用高矮分組,讓學生體驗歧視與反抗;Stuart Chen-Hayes也曾在反壓迫學習工作坊,運用「有戴眼鏡/沒有戴眼鏡」進行分組,讓同學體驗歧視如何運作與反應在個人身上。
我們需要讓學生感受到什麼是「歧視帶來不舒服」,進一步自覺「暴力與自己有關,不能置身事外」,才有可能激發對反歧視、反暴力的認同與自主行動。
部分學校已透過公民課程教導同志教育,或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規定實施同志教育。但目前有些同志教育課程,雖引領學生了解、認識同志,但卻過度關注同性戀的「成因」、「問題」、「輔導矯治」,或是討論同志是先天、後天,或認識10T等生活角色,甚至是很刻板化、未加查證的資料,帶給學生很多誤導。這樣「認識同志」的教學與討論,更是「把同志視為社會問題」,而不是把「對同志的歧視與污名視為社會問題」。
若要教導學生能同理同志學生的感受,或是進一步了解同志的處境,應當是細緻地介紹同志面對各種歧視、暴力的處境與感受,多呈現同志的生活故事與訪談,看見同志面對各種歧視與暴力,造成的自我壓抑、自我否定、焦慮、生氣等負面影響。才能讓學生真正尊重同志,而不是人人提倡尊重多元,舉手投足卻充滿偏見。要讓學生感受到「同志」是人,而不是「物」,不能拿來「玩玩」,任何身份與特質,都不應該拿來「開開玩笑沒關係」。要改善同志受暴的處境,先從「同理青少年同志感受」開始,從停止開同志、性別玩笑開始。

敲鑼打鼓反暴力、挺同志

在培養學生有同理青少年同志感受後,更要創造「反暴力、挺同志」的行動,才不會只是消極地看待青少年同志面臨的暴力問題。「發展行動」是青少年同志暴力防治的第二步。
學校、教師可與學生一起發展「反暴力、挺同志」的活動,像是一起製作校園或社區的活動、海報、宣導品,幫助更多人了解「終止暴力」與「肯定同志」的意義。在創造行動的過程,可以一邊了解我們仍有哪些偏見,反省自身有哪些行為或語言會不自覺帶來傷害,更可以促進對反歧視、反暴力與多元性別平等價值的認同。
創造性的行動可以參考像「陰道被單、愛滋被單」,幫助女性將受暴經驗縫製出來,或像愛滋感染往生者的家屬將他們的思念寄託在被單上;「愛滋抱抱、擁抱陰陽人」,像是愛滋同志亞輝與陰陽人Hiker邀請路人給予一個愛的抱抱;臺灣師大近來有老師要求學生製作對同志友善的影片;中國、香港與台灣兩岸三地,給同志微笑的串連活動等等。透過活動促進大眾表達對反暴力的認同,營造對同志友善社會氛圍。
我也曾在課堂上,邀請學生現場籌備一個同志婚禮,讓同志婚姻的夢想化為行動。我認為給予青少年同志希望感、未來感、改變感是「發展行動」階段非常重要的精神,雖然社會現況並不理想,但要讓青少年同志感到現在遇到的暴力、歧視與壓迫,是可改變的,同志身份是值得驕傲與正向肯定的,讓青少年同志感受生命是可繼續前進的。

青少年同志暴力請退散

最後,我們應教導每個學生能夠「立即回應」、「立即面對」暴力、歧視與壓迫的能力。可以透過角色扮演或是教育社會劇的方式,幫助同學投入角色,轉換角色,學習在不同角色上如何終止對青少年同志的暴力。
在青少年同志暴力的現場,通常有三種角色,包括被欺負當事人、施暴者與在旁邊的第三人。
我們要引導當事人遇到與同志有關的暴力時,應該如何回應,像是直接表達憤怒,大聲地說「我覺得很不舒服,離我遠一點」,當場制止、堅絕地拒絕歧視與暴力,而不是默默承受。一定要讓學生練習放大情緒情感強度讓對方感受到,並在以言語表達不舒服後離開,移動到人多、安全的地方。暴力並不的因此結束,請記得向他人提醒/指認/控訴而不姑息這樣的行為,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家小心防範,一方面公開地提醒施暴者行為需要修正,並請求他人協助教育與輔導施暴者。
當我們遇見有人正在對青少年同志施暴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教學者要促進事發現場旁邊的同儕,發出正義之聲,當場喝止令人受傷的言行。但要直接制止暴力行為,對大部分的旁觀者並不容易,甚至可能讓自己陷入危險。除了當面制止外,也可以透過一些動作引開施暴者的注意,例如製造聲響,讓施暴者想控制當事人的思緒受到干擾,如果施暴者或當事人其中一人是自己熟識的人,也可以支開其中一人,停止傷害繼續發生。
如果暴力發生的現場,有明顯的權力不對等,或有高度的危險,這時候必須想辦法在附近找位可信任的大人,尋找資源一起解決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
扮演施暴者的角色,往往會讓人享受控制欲,一些人會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感受到罪惡感,因此在角色體驗的教學過程中,讓角色對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特別教導大家,如果自己無意成為施暴者,那該怎麼辦?
教學者可以帶領施暴者將內心的衝突分角色,將心中無心犯錯、只想開開玩笑的施暴者,與感到罪惡感的、覺得很歉疚的施暴者,再具體地請同學們參與扮演,把內心衝突的聲音具體化,更能幫助大家理解施暴者的心情,並進一步自我反省。引導的關鍵在將向人施暴的念頭與情緒拆解,提昇自己施暴時的覺察能力,藉由自我內在的控制,即時停止傷害的發生。

  我們需要用心理解青少年同志在校園中受暴力處境,根除一切形式的暴力、肯定青少年同志,承認暴力存在,並認為暴力與我們每一個人相關,並運用「同理感受」、「發展行動」、「立即回應」等方式進行青少年同志校園暴力的防治,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改善同志受暴的現況令人值得期待。

 
性別大補帖:校園霸凌的父權循環
2010-12-29 21:58 作者:王晧安
葉永鋕事件是非常有名的校園霸凌事件。他因性別氣質、喜歡做的事情與傳統對男性期待不同,常被同學取笑、欺負、脫褲,學校成為永鋕被欺負的地方。欺負永鋕的不只一人,長期以來,漠視與旁觀的老師與同學,也成為未停止這場噩夢的共犯。最後演變成嘻嘻男孩死於校園,無可挽回的校園安全問題。
霸凌與過去常見的校園恐嚇勒索、暴力鬥毆的校園小霸王並不相同,惡霸學生讓人聯想到黑社會的介入,總有一種暴力或強制行為的黑色色彩。長年以來,不知有多少不符性別期待的弱勢學生,承受不同形式的校園欺凌。在校園中,女性化的男生較男性化的女生更易受到長期的欺凌。
霸凌行為是一種長期對弱勢、不符主流者的欺負。霸凌中欺凌者往往不是單一個人,而且,不見得有什麼令人痛惡的行為。陽剛貶陰柔,體型、年齡大欺小,強凌弱,眾排寡,資源多損資源少,雞蛋裡挑恐龍骨頭,沒有毛病挑毛病,放大小缺點、小瑕玼成攻擊點。
故意或不自覺地攻擊針對那些不符於主流身體的同學,可能額頭比較高,下巴比較長。最常見的是肥胖或瘦弱的同學,因長相外貌、身體弱小被欺負;另一些不符主流身體的像是原住民、新台灣之子的膚色,會被開玩笑說是巧克力,被說髒、沒洗澡,或是家中較貧困的孩子因為衣鞋舊而被排擠,身心障礙因為動作或智能被取笑。
針對行為與想法不符主流的同學也容易受欺凌,像是語言表達不流暢,有時候很難清楚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或是與主流想法不同的同學,學科表現不佳、學習障礙的同學,更容易成為同學間欺凌的對象。無論是身體、行為、思想、家庭背景,甚至家長的社會地位等,舉凡不符於主流的,都可以成為被欺負的理由。
在男孩文化中,具欺負意味的阿魯巴、拋人入湖、肢體攻擊;女孩文化中的社交排擠、口頭上的諷刺與人身攻擊。這些霸凌行為讓同學無法自在地上學,使學校不再是對個人友善的學習環境。
受欺凌者如果未能與欺凌者溝通,表達自己不舒服的情緒與感受,或未能夠向師長求助,轉而學會如何成為運用「控制」、「暴力」,學會「排除」與己不同的方法,好讓自己越來越像「主流」的一份子。當受欺凌者學會彰顯與他人相同之處,隱藏不同之處,同化成團體中的一份子,便不再容易受欺凌,但也成了團體欺凌中的共犯。
欺凌是一種父權控制、陽剛文化風行草偃的社會表現,背後最大的問題,在看不見與主流不同的價值,看不到差異與多元的珍貴性,不斷重製「排除異己」的社會化遊戲。
部分的受欺凌者會藉由其他社會更重視的價值,避免成為欺凌者。像是服膺升學主義,讓自己成為成績好的人,以避免成為欺負的對象,但也不一定能成功擺脫被欺負或欺負人情境。如果在校園中,未能夠提昇社會中更為肯認的價值地位,未有人停止互相傷害,轉為學會傷害的循環,欺凌行為自然不斷發生。
從近來媒體不斷突顯的霸凌問題,可以發現教育部多年來的「友善校園」不過是口號。無論欺凌者、受欺凌者都得勇敢學會認同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懂得反壓迫才能逃出欺凌/受欺凌的二元對立的泥沼。
(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秘書長、臺灣女學會理事)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