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性]打破喪俗 關中給女兒最後的溫柔


[性]打破喪俗 關中給女兒最後的溫柔


打破喪俗 關中給女兒最後的溫柔
【聯合報╱蕭昭君/東華大學副教授、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花蓮市)】
2011.05.23 02:21 am
 
近日來許多對於考試院長關中為女兒辦理身後事的報導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因為愛女兒,因此勇於打破漢人民間殘酷的喪葬習俗,可以為建立一個性別友善的習俗文化,提供正面案例。
國內有關漢人婚喪習俗的研究和人民日常生活的觀察,不難發現習俗當中充斥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對待。特別是對於已婚的女兒,漢人民間習俗至今依然將之定位為「嫁出去、潑出去的水」,因此在娘家祭祀或是娘家父母喪禮中,往往被定位為「外人、不要過問」;如果是這個女兒死亡,因為已婚,所以「後頭厝請止步」,後事是夫家的事。如果生前婚姻幸福,身後事比較不會有問題;如果生前夫妻感情生變,或是兩家相處有問題,明知夫家可能不會好好治喪,礙於習俗,娘家往往不能置喙,有的甚至連女兒骨灰被放在那裡都不知道。習俗具現社會文化中性別權力關係,已婚女兒生前和身後,可不可以在娘家有一個位置?可不可以在身後,回到原生父母的家呢?這確實是檢視社會如何「善待女兒」的重要提問。
關中為女兒辦理身後事,有幾個行動打破了民間殘酷的喪葬習俗。
首先是,打破民間習俗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因此已婚女人的喪禮,娘家止步」的作法,讓社會可以重新思考:如果已婚女兒因故往生,娘家「當然有權利」積極主張有關身後事宜,宣告已婚的女兒還是自己的孩子。民間一般「排除娘家、後頭厝」的作法,不只不平等,更是非常不人道,排除了娘家父母、親人,為自己所愛的女兒、姐妹參與最後一次陪伴與服務的機會,娘家的悲傷無法得到釋放,傳統民間習俗只有殘酷可以名之。
第二是,打破「白髮人不送黑髮人」的習俗,在上海追思會與台北公祭的報導中,都有人提出這個習俗,但痛失愛女的父母都在會場,跟著所有親朋一起擁抱、痛哭、懷念,一起釋放悲傷,一起和解、珍惜活著的未來,喪禮儀式的心理與社會功能不就應當如此嗎?
第三是,民間習俗甚至會規範白髮人「棒打棺材」,以「象徵性責怪黑髮人不孝」,讓很多父母痛上加痛。但關家父母就是溫柔的告訴女兒「回家了」,「女兒在外面奮鬥累了,要把她接回來好好休息」,讓所有的父母知道:在這樣的時刻,其實可以選擇溫柔對待的方式。
第四是,打破漢人民間「祖墳沒有未婚女兒以及嫁出去女兒的空間」的習俗,關家將女兒帶回來,長眠在自己的祖父母旁邊,而非礙於習俗,放棄對於「已婚女兒」最後安息之處的發言權。
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挑戰傳統習俗對於女兒在原生家庭的位置,甚至在她身後事的儀典中,讓她有機會跟原生家庭維持親密的關係,應當會是重建性別平等社會重要的一步,讓所有的女兒知道,她在原生家庭中永遠重要,永遠有一個位置,不管未婚、不婚、離婚或是已婚卻選擇回家的女兒,都有機會在身後與原生家庭維持關係,而不是在陰間流離。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