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我與我的異性戀好朋友

我與我的異性戀好朋友
我與我的異性戀好朋友
陳俊儒、小魚、李建霆
角色介紹
喵喵是個可愛的男生,對於同志與性別議題很關切,對於不友善會伸張正義。
小魚是個的男生,能從小小的互動中觀察出常人沒察覺的細微之處。
蜻蜓是個活潑的男生,對於好朋友有著堅定的信念與歸屬感。

  喵喵、小魚與蜻蜓,坐在巧拼上聊天,他們正聊著心中的「好朋友」有著什麼樣的特質。
喵喵:「唉~好想念Lucky家的成員唷!我們大學時多麼要好。」
蜻蜓:「是大學的好朋友嗎?我倒覺得我的高中時期的好朋友跟我比較親。」
小魚:「高中?怎麼說?你除了高中時期外,都沒有好朋友嗎?」
蜻蜓:「怎麼可能,當然是有,只是高中的好朋友真的好到難以言喻。」
喵喵:「高中,對我來說這真的是遙遠的記憶阿!」(遠目)
蜻蜓:「好加在我才剛畢業不久,不過要從自我認同說起。」

入學的邂逅,改變「認同」-蜻蜓
  從高中開始,我漸漸發現,我對於「女生」沒有任何情欲的感覺,也許這些女生身上有我喜歡的特質,但對於她們,我產生不出情感,但在男生身上反而讓我體會到不同的感受。
  記得高中入學的那天,我望著對面的教室,看見一位玉樹臨風的學長正靠著欄杆在思考事情,那帥氣的模樣,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我的天菜。那時,只覺得他好帥,回到家後,仍會不斷地想到他,甚至想跟他要即時通聊天,好好的認識他。直到高二,我開始接觸與同志相關的議題,才漸漸發覺,自己是否對於那位學長有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心裡默默的自言自語:「自己是個同志嗎?這種感覺叫做喜歡嗎?」開始產生自我認同的衝突。
  直到某天,我們不經意巧遇,說話的瞬間,我覺得愛神降臨了,直到現在我仍能回想那份小鹿亂撞的悸動,我也更確定那份欣喜若狂的感覺,是不同於友情的。

喵喵:「哦~ 羞羞臉,那有沒有告白?」
蜻蜓:「沒有。在我高二時,他就畢業了,好可惜。」
小魚:「拍拍,既然知道自己是同志,那就可以找管道交朋友呀!還有機會啦!」
蜻蜓:「有,從朋友交起在變成情人,真棒。」
喵喵:「別再思春了,快點說你交了什麼樣的朋友。」
蜻蜓:「好!那我就來說我生命中的七姐妹囉!」

「異」與「同」契合的友情-蜻蜓
  在完成現階段的自我認同後,我認識了不少圈內人的好朋友,不管是網路或現實中,我能有深交的對象。在班上則是有許多「姊妹」們,我們的感情親如家人。知心、深交的姊妹們與我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名為「CSAM girls」其中有六位是異性戀女生,以及兩位圈內的男生包含我在內。我們彼此間的感情就像S.H.E的老婆這首歌所描寫的:『朋友,姊妹都已不夠來形容,我們的默契驕傲,扶持與包容,老婆,老婆,請記得約定的旅程到永久。』彼此感情非常融洽,更是不可或缺的羈絆,不過在這我有個小小的問題。

小魚:「什麼問題?你們最近吵架了嗎?」
蜻蜓:「不是啦!我們感情好的不得了。只是……我覺得同性戀的好朋友與異性戀的好朋友好像有些差別。」
喵喵:「怎麼說呢?」

「異」與「同」相處上的差別-蜻蜓
  不知道該怎麼說,同性戀的好朋友給我的感覺有競合的味道,雖然CSAM讓我們彼此掏心掏肺的說出心裡的話,但在與同圈的好友相處時,在表現自我上,我可能會因為他和我之間類似的特質,而失去我原本可以展現的獨特光彩。

小魚:「為什麼多了一個人就會搶走你的光彩呢?」
蜻蜓:「恩……有點難敘述,我舉個例子好了。」

  例如,我愛好唱歌,不過因為我的聲音偏細,這個特質變成我的天賦之一,強烈的個人特色讓我在朋友圈中具有辨識度。但他的聲音性質與我相似,也有同樣喜歡唱歌,因此我會覺得,我原本能展現的獨特,變得必須要跟他瓜分,甚至隱藏起來,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狀況,這是我覺得比較競合的一面。
  然而,在異性戀好朋友的面前,或許是沒有圈內人的包袱吧!我對異性戀好友們是義無反顧的挺到底。不管在個人生活或情感上,我們都會毫不吝嗇地分享彼此的感受,也互相能體諒對方。

喵喵:「所以你跟圈內的好友會不合嗎?」
小魚:「不會到不合吧!可能交情上不會比異性戀深吧!」
蜻蜓:「其實不會,因為我們的團體裡就有一位圈內的男生,我跟他也是親上加親呢!」
喵喵:「怎麼說?」
蜻蜓:「雖然圈內間的好朋友會有競合的感覺,但我遇到感情問題或圈內人際問題時,圈內好友反而能感同身受。」
小魚:「感情問題,是指你失戀的時候嗎?」
蜻蜓:「不算失戀,那是在大一入學的事情了。」

心貼心的感受-蜻蜓
  記得大一時,我有一個暗戀一年多的人,常因為他的一句話,心情會有重大的起伏,有時候甚至會對我的姊妹們發脾氣。在告白失敗後,我很難過,對於他的名字也開始敏感了起來。記得有次,姊妹們不小心提起他的名字時,我沉不住氣,很不成熟地說:「拜託你們別再提他,我不想聽到這個人的名字。」那時,我的姊妹們都很錯愕,在那段尷尬的期間,彼此聊天總像有透明玻璃隔閡著,每個人為了不傷害我,也刻意去迴避了許多話題。
  直到圈內好友阿甘跟我說了一句話,那句話打進我的心裡:「你不說,他永遠都不知道,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我才開始去正視這份已被回絕的感情,逐漸走出難過。除此之外,因為有同樣的身分,對話間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註解,就能貼近心思,這種感覺就像是遇到另一個自己,卻能給予你不同的見解。

喵喵:「恩,那你們的姊妹們當時沒有幫忙走出來嗎?」
蜻蜓:「有,不過感受沒有圈內好友那麼強烈。」

異性戀好友的特質-蜻蜓
  她們雖然會聽我說,但在圈內的事情上,她們就像是霧裡看花,有時需要我們做一些名詞解釋,不能像圈內人一樣,有切身的感受。雖然我的姊妹們在圈內事物的認同上都需要花時間解釋,不過她們肯了解我,讓我覺得很窩心,也有與泛泛之交不同的特質。

小魚:「什麼特質?是能讓你看到多元的想法嗎?」
蜻蜓:「恩恩,多元外也讓我在友情上有了深刻的見解。」
  
一道堅固的友情之牆-蜻蜓
  雖然在與姊妹討論情感上的問題時,需要解釋一段時間,但我們卻很樂於分享彼此的經驗與觀點,讓我了解異性戀的世界。
  不過,在面對一些不太深交的朋友,會有一些狀況,例如我有時候看到異男們在分享正妹照片比較哪個正時,我想參與,但他們都會說:「這跟你沒關啦!快回去看猛男照。」久而久之,對於「分享」就會只建立在表面上。
  我的姊妹們,是會傾聽,甚至用自己的情感經驗與我分享,不同的經驗也能有所共鳴,這是我在普通朋友上體會不到的。除此之外,像是我與圈內好友在路上,被言語霸凌或遭受異樣眼光時,她們就會築起一道堅固的牆,抵擋外來的攻擊,有時候還有特殊隊形展現,她們會走在外圍,而我們兩個就被保護在中間。

小魚:「還有隊形唷!也太華麗!」
喵喵:「黑阿!像韓國的團體一樣走路還要有隊形,那你們現在還有持續在聯絡嗎?」
蜻蜓:「當然囉!我們都認為彼此的感情不會因時間或空間而改變。」

未來,我們一起去創造-蜻蜓
  我們約好彼此要朝著各自目標前進,每年會有家族旅遊。至今,我們確實朝著自己的路走,寒暑假定期的相聚時間,雖然我們分散在台灣的不同處,但感情卻因每次相聚而更緊密。我們曾想過以後要一起買下一棟房子,八個人住在一起,有小孩的姊妹們,我們可以互作乾媽,也能當彼此生活的陪伴,這是我們未來想完成的夢想。
  遇上我的姊妹們,也讓我發現,她們和你交往是與你個人的「特質」及「人格」相處,不會因為你的性傾向、自我認同說話有隔閡感,每次相聚的感覺,都讓我有難以言喻的感動,真正的「友情」我想我是擁有的,而你們也值得擁有這樣的異性戀好友。

蜻蜓:「怎麼樣,七姊妹的故事很有趣吧!只是我的異性戀好朋友們大部分都是女生耶!」
小魚:「哦!這個情況我倒是有些研究,讓我分享一下吧!」
喵喵:「會有什麼差別阿?我也想知道。」
小魚:「這要從我大學時候說起。」

只有女生會送卡片嗎-小魚
  我在大學的時候,才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情。那時是聖誕節,寒冷的冬天,應該是一如往常,不會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上完系上令人疲憊的必修課後,到了社團,兩位學姊竟然準備了聖誕卡給我和社團的其他夥伴,心想:「她們好有心啊!」感到不太好意思,人家送卡片給我,但我卻不會想回送。我承認這件事情,從小到大都很少有送人卡片的習慣,也很少慶生、慶祝節日,在場的其他兩位男生也很不好意思地承認了。

喵喵:「你們學姊好貼心喔」
蜻蜓:「所以只有學姊讓你覺得很特別嗎?」
小魚:「當然還有,我妹妹也會慶祝。」
  
妹妹的主動與哥哥的被動-小魚
  從小到大,只有妹妹會想主動準備卡片、蛋糕給爸媽,在過節或生日時,我通常只是在旁邊插花,妹妹會問我:「要不要一起寫卡片、送蛋糕?」,我就「好」一聲,加入行列,也未曾當過「主辦人」。於是我開始思考,難道男女生之間真的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蜻蜓:「哦!所以你從送卡片這件事情,發現了男女生在互動交流的方式中,是不同的囉?」
小魚:「恩恩。」
喵喵:「那你覺得男女生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小魚:「我發現,女生在交談時,給我的感覺,比較樂於傾聽,她們的感受性較強,對於我所面臨的困境與心情,較能感同身受,而男生……就像是木頭一樣。」

蜻蜓、喵喵異口同聲:「蛤~為什麼會像木頭一樣啊?」
蜻蜓:「我就不覺得我像木頭。」
喵喵:「我也不覺得我是木頭,你是遇到了什麼狀況?」
小魚:「其實在某次的飯局中,加深了我對『木頭』的偏見。」

木頭男和傾聽女-小魚
  在我有了這種感覺後,一次吃飯,剛好感情上碰到了一點困難,想與「他」分享一下,我想藉著分享,看看他有什麼想法,也想了解男生到底是不是木頭。在我說:「我覺得女生的想法好難懂。」後,他只是轉過頭來:「嗯!」一聲,接著回過頭去,繼續吃著午餐、看著電視。這次經驗,強烈地加深我心中位於「異性戀男生是木頭」的偏見,他們似乎對於其他男性「個人的生活狀況」,沒太大的興趣。

蜻蜓:「哦~看來真的不太關心周遭人的生活情況,那他們平常都在做什麼?」
喵喵:「我知道,打魔獸、嘴砲、看棒球。」
小魚:「對!差不多是這樣。」

共事的過程中,建立熟悉感-小魚
  男生聊的,大部分是他們在生活中會經營的興趣,只有在「共事」時,大家才會有所互動與熟悉。很多時候,我覺得,你可能平時不會跟一個男生說太多的話,但當你們在討論一件事該如何做、等一下要做什麼,關於「事情要如何處理」的問題時,男生們的交流就特別容易、頻繁,透過「共事」對彼此的熟悉感,也從中建立起來。

喵喵:「那女生給你的感覺,又有什麼不同」
小魚:「恩,就是『感同身受』的部份吧!」

女生的感受性-小魚
  與比較好的異性戀女生交談時,如果我碰上什麼困難,她們都比較願意理解,又或者「有能力」去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她們較能夠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並且較願意去關心、為他人的需求做出回應。

喵喵:「嗯,在情感的表達方面,男性在社會中確實受到了更多的壓抑,大家在一個男性哭泣時,要求他們不要哭,他們可能就認為自己真的不該哭,失去了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久而久之,便越來越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狀況,讓他們傾向於壓抑自己的感受,控制自己對事情的感受力,或許這是他們感受力較差的原因。」
蜻蜓:「女生除了感同身受的特質外,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嗎?」

回應豐富的女生-小魚
    女生除了感受比較強、情緒變化比較多,就互動的感覺而言,她們也比較有趣。許多時候,男生在回應時過於簡潔,往往不能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不過女生在回應上,時常能給予許多想法與回饋,她們的表達是有情緒、有張力的。

蜻蜓:「這麼看來,男生說話比較沒有情緒囉?」

思維精準的男生-小魚
    對我而言,好像是這樣。不過,男生話雖少,但他們的話裡有很多重點、想法,條列式的建議,有邏輯、分析利弊好壞的部分,男生似乎很容易看得清楚,而女生想要表達類似的概念時,可能就會長篇大論,有時候不容易找到重點。

喵喵:「不過我也認識不少女生,邏輯很好,講話也很有重點的。」
蜻蜓:「異性戀男女或許可以這樣大致區分,但可能會因個人而有不同。我比較好奇的是,是什麼造成這種差異?」

環境場合,對印象本身的限制與影響-小魚
  或許,和我們本身接觸他們的時機、場合有關。許多男生是在「共事」時較有互動,但這種共事的場合中,話語會受限於必須有重點。而與女生互動的場合,多是在抒發心情、談論感受時,在這樣的互動下,彼此提出的想法,自然就會比較有跳躍感、沒有重點與連續性。
  幾個點是我要說的:
「第一,男女生建立友誼的管道不同,男生多透過共事的過程,與共同興趣的參與;女生則透過個人生活的經驗與情感分享,來建立。」
「第二,由於社會的要求,男女生的表達方式受到限制,當表達的空間受限時,男女生培養自己表達能力的機會就喪失了。社會對生理男性的要求,增加了男性陽剛特質的發展機會,卻減少了陰性特質的發展空間。」
「第三,我們對性別認知的印象,同樣受制於社會與空間。可能因為我較常找男生討論,所以對他們有較多理性分析的印象;較常找女生談心事,所以對她們樂意傾聽的印象,也較深」

蜻蜓:「聽完小魚的故事後,原來異性戀的男女生之間有這麼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也會因為我們接觸的方式與社會現況有關,我以前都沒有想那麼多。」
喵喵:「我比較不會去在意男女的問題,不過這些差別我會想去印證看看。」
小魚:「恩恩!這是我小小的感受啦!」
蜻蜓:「只剩喵喵沒說囉!我想聽你剛剛說的Lucky家是什麼,快說快說。」
喵喵:「其實我的異性戀好朋友們主要就是指Lucky家的成員們,在我的大學時期,他們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在出社會後仍然會想到他們。」
蜻蜓:「快說快說~」
喵喵:「這是一個出社會後反觀異性戀有情的故事。從大學開始……

  我對於我的大學異性戀好友們有著複雜的感覺,尤其在我大學畢業,經歷過當兵、出社會工作後,跳脫性別議題一段時間,當我再回過頭來回憶起與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時,我發現我可以更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更多,更多我以前沒有試著了解的我的異性戀好友們的心情。

蜻蜓:「為什麼是大學,像我就在高中阿!」
小魚:「大學同學都來自各地阿,比較有不同的聲音吧!」

大學四年,我在同志認同與性別意識的成長喵喵
  大學四年的時光,是我在同志身分的自我認同與學習性別議題最顛峰的時候,這個時期我有許多的成長,記得我剛踏入彰師大輔諮系的時候,是抱著「同性戀到底是不是病?」的大疑問入學,在那個時候,我覺得活著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我找不到身為同志存在的價值。
  後來加入性別社團、認識了我的伴侶以及更多同志朋友後,我漸漸地能肯定自己的同志身分,我開始可以把同志這兩個字自然地從口中說出,並且以更正確與正向的同志和性別相關的知識,去抵抗這個對同志不友善的社會。當我學習越多父權體制的東西,我越覺得自己一直被這個異性戀社會所欺騙、洗腦,所以當我的性別之眼打開之後,我努力地把生活上隱微的性別偏見與歧視指認出來,我希望人們可以更了解同志的處境,並且對於性別平等更加的重視。
  我相信一個接受同志與性別友善的世界會到來,只要我堅信這個想法,並努力地在生活上做些什麼,一定能促使社會的改變。隨著對同志與性別議題的成長與學習,我開始著手改變班上同學對同志的態度,我開始一個個向同學出櫃,只要一有機會,就會跟班上同學討論相關的議題,並試圖傳達正確的概念與態度。

蜻蜓:「那你怎麼實踐阿?像我這樣跟姊妹們為正義伸張嗎?」
小魚:「一定有許多好朋友被你影響吧!」
喵喵:「當然囉!在跟這些好朋友互動時,我也學到很多。」

我和我的大學好友群:Lucky喵喵
  在我剛入學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就被班上的同學拉進去他們的小團體中,團體裡包含了七、八個女生與一個男生,其中有幾位非常關心我,我們彼此的感情也從很多相處與聚會中慢慢地變得融洽、緊密,我們甚至把彼此當做家人,家族名稱叫做Lucky家,有的人當家長,有的人當小孩或寵物,總而言之,我在這個團體中感受到被愛與溫暖的感覺。當我開始為自己的認同驕傲與性別敏感度提升後,我第一個想改變的就是愛我的Lucky家人。

Lucky家與我的同志身分的情感交錯喵喵
  我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跟Lucky家的成員們出櫃時,他們表現出錯愕的樣子,其中,小愛對於我跟系上學長交往的事情,一開始是難以接受並充滿擔心的,尤其是當我興高采烈地分享我的性經驗時,小愛對同志這個未知領域的恐懼,澆熄了我的幸福感覺。我陸續地跟班上出櫃後,課堂的各種報告作業上,只要一有機會,我就會把同志的主題加入其中,例如在生涯規劃課堂上,我就在同學面前分享我對於同志伴侶未來生活的想像;在自我探索或諮商的課程裡,我就把同志的生命課題帶入其中。我很享受讓大家看到同志的感覺,因為我當時強烈地感覺到身為同志,是非常驕傲的。
  除了讓他們看見同志外,我也很常批判同學們對於性別不友善的話,像是討論到職業選擇時,當他們說:「性工作者是不好的選擇,甚至希望他們不要存在。」此時,我就會跳出來護航;討論到家庭議題時,我就會提出多元家庭樣貌的可能性。
  不過,當我出櫃之後,沉浸於性別的世界時,與Lucky家之間的距離感卻漸漸浮現。我發現Lucky家的成員不再像以前那麼關心我的生活,因為他們對同志不了解,所以他們不會多過問相關的問題,也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跟我分享,或是對我所說的話產生共鳴。他們鮮少觀察到生活上的性別不平等,若他們跟我分享自己的價值觀,也都是以異性戀中心的價值去看待。
  我記得有一次跟Lucky家的布蘭達討論到關於養小孩的事情時,他突然跟我說:「小孩子要有一個爸爸跟一個媽媽才會幸福。」聽完這句話,我心裡非常憤慨,他明明知道我是同志,並有領養小孩的意願,居然還對我說這種話!
  當我性別之眼看的越深,對於身邊的異性戀好友也感到越來越失望。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好友只關心異性戀的話題,卻常常忽略身邊其實有很多同志族群的存在,我對於他們那種無所謂的態度,感到厭惡。

蜻蜓:「真的!我也常常無法忍受歧視的態度與漠不關心的想法。」
小魚:「那畢業後,身旁的朋友還是如此嗎?」

跳脫性別議題後,我內心的轉變喵喵
  大學畢業後,我經歷了教職工作與兵役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樣沉浸於性別議題中。出社會後,我開始觀察到人們對於性別議題的不敏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異性戀中心的思考模式也是一個難以改變的事實。因為工作上的利害關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很自在地向別人出櫃。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則由Lucky家的小媳婦的MSN訊息說:「我們實習的學校請來同志導演陳俊志,來導讀他所拍攝的同志電影,我聽了之後很感動。陳俊志導演身為同志,並積極地為同志爭取相關權益,讓我想起了你。」小媳婦告訴我:「我覺得你很勇敢,你在大學所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希望你可以繼續加油,有機會再見面。」對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卻深深地觸動我心中的某一個區塊,她讓我回想起以前與Lucky家成員的互動狀況,其實他們對於我的感情是很關心的,雖然身為異性戀沒有辦法完全體會我的感受,有時候也會以他們的觀點去思考我的問題,例如:「妳跟你的男朋友誰是扮演男生,誰是扮演女生阿?」之類的問題。
  但我認為他們是有嘗試與我討論關於同志感情的議題,只是我當時只看得到言語中的偏見。或許Lucky家的成員有試圖想要了解,只是擔心會說出傷害我的話,或是害怕說出來的話被我指責不夠友善。我想起布蘭達跟我分享他覺得「有父母小孩才能幸福」的那一天,讓我發現,一個人要說出自己的價值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當他知道自己的價值觀與我不同的時候,我相信這是需要勇氣的,也或許他是想要跟我深入討論家庭的議題,只是還沒開始就被我拒絕了。
  回顧自己以前對同志認同與學習性別議題的經驗,它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雖然我身為同志,但一開始我也是對於同志議題很陌生,甚至充滿偏見,也看不見生活中的性別問題,我想,Lucky家的成員也是一樣的狀況,他們需要一段時間去接受新觀念的衝擊,也需要一段時間學習同志與性別的各種議題。
  我對於自己當時沒有看見Lucky家成員的努力感到懊悔,我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去同理他們,或許這才是損害彼此關係的原因,而不是單方面地只是因為他們缺乏同志與性別的意識。

  我想要謝謝我的異性戀好友們對我的關心,Lucky家的成員因為我而開始思考關於同志與性別的議題,我要感謝他們讓我了解學習同志與性別議題是不能急,雖然在我大學的時候,沒有機會陪伴Lucky家的成員慢慢經歷這個成長的過程,但我會開始試著去陪伴我未來的異性戀好朋友們。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