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性] 性別大補帖:回家的擁抱

[性] 性別大補帖:回家的擁抱




■王晧安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到了!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許多母親感受到戰爭之惡,以及痛失愛子的感受,希望能選一天作為「母親日」,以提倡和平的價值。直至20世紀初,Anna Jarvis為紀念默默奉獻的母親,在美國國內四處奔走,影響教會與政治人物,在1910年代成功催生母親節,影響許多國家為母親訂定節日。

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母親節成為我們生活中,與家人重要聚會、聚餐的日子。有人說這是母親休息的日子,但一年只能休一天,「母親」這個工作還真不好做。有人在煩惱要給母親送什麼禮物?要去哪裡吃飯?有些人到教會、寺院參加母親節活動,傳遞「感恩」的價值。有些人則提醒「家務是全體家庭成員的事,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

100年來,縱然各國母親節的日期並不相同,相同地開始看見女性在家庭的貢獻與功勞。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組成的改變、女性走入職場,隔代教養的家庭變多了,為家庭默默付出的角色也在轉變。在性別平等、家務合作分工的氣氛下,雖然女性依然擔負大部分家務及照顧工作,但這些事不再是「母親」的事。因此,紀念母親節似乎也要隨著時代作一些調整與改變。

記得小時候,老師會教我們寫卡片給母親,用紙彩帶製作康乃馨,媽媽仍在世的做紅色,過世的做白色,顏色標示了我們的不同。讓我學習到原來這世界上,有一些人是沒有媽媽的。我在想,照顧這些同學的家長,無論是爸爸、哥哥姐姐、阿公阿嬤,還是叔叔阿姨、伯父姑姑,有沒有屬於他們的節日呢?

這兩年我服務學校的輔導室,5月相同規劃「母親節活動」。但也了解這個社會多元家庭的存在,很多學生是隔代教養,或因為來都市讀書而不與原生家庭同住,由阿姨、姑姑在照顧,甚至因為工作難找,許多雙親在不同的縣市工作。母親節,要感謝的似乎不只是血緣關係上的母親,更有這些辛苦照顧小孩的家人們。

因此,前一年我們讓全校同學看《桔醬的滋味》,看一位客家母親、單親母親如何為孩子辛苦生活,突破性別限制親手為孩子造了一棟房子,然後邀請學生寫一封「感謝信」,給自己的家庭照顧者(不只是媽媽)。有的同學寫給自己單親爸爸,有的同學寫給過去一直照顧自己的姐姐,但姐姐今年到別的縣市讀大學了,彼此得更獨立,藉這個機會表達感謝;有人寫給「媽媽」,但這個人在親戚關係中其實是阿姨,但長期照顧之下,他已稱她為「媽媽」;有人寫給辛苦的阿嬤,每天為家庭生計早起巡田,又要回來煮早餐,在孩子上課時,還要整理家務,揹著農產品到市集兜售。感謝信的活動,讓家庭照顧者的付出被看見,也讓孩子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謝。

今年則邀請同學們與家庭照顧者合拍「愛的抱抱」,小時候也許我們會黏在家長的身邊,年紀越長,要與家人一起享受親密擁抱的感受是越來越困難了,因此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同學們有機會用擁抱來感謝家庭照顧者,用擁抱來傳遞感恩。拍張「與照顧者愛的抱抱」上傳到輔導室的Facebook,影響更多的人一起給家庭照顧者一個擁抱。看著一張張的照片,有點感動,我好想趕快回家給媽媽、爸爸一個擁抱。

(好性會覺音青年性別工作室主持人)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