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青] 原視野:寄宿學校與原住民‏


[青] 原視野:寄宿學校與原住民‏

2012-2-20 22:03 作者:馬要‧夫度

2月初有一個機會至新竹尖石的司馬庫斯部落訪視,透過幾位部落長老,才知道部落實驗小學設立以前,部落的孩子們不但要冒著落石的危險,還得跋涉5個小時的山路,才能至對面山頭的新光國小上課,平時留宿學校,只有周末放假才能回部落與家人團聚。

這種教育的模式,對原住民族而言,無論中外,顯然並不陌生。

因為上課的緣故,和研究所的學生又看了一次美國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監製的一部影集《Into the West》作為課堂中討論的材料。

這部影集描述19世紀早期白人殖民者的美國西部開拓史,不同的是,它揚棄了過去以殖民者觀點的視角,從兩個家族的發展來刻劃這一段忽而平行、忽而交錯的歷史,男女主角分別來自以製造馬車為家族事業的工匠,以及lakota部族的原住民家庭。

影集中有一個片段就與早期原住民住宿學校有關。一位從軍旅退役的白人軍官,有感於部落印弟安人因為不懂英語,在生活和工作中常遭歧視和貶抑,因此決定說服部落領袖們將年輕的孩子送到他一手打造的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並且接受英語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

部落耆老們對孩子必需遠離部落家鄉至陌生的環境,雖有萬般的不捨,但眼看白人利用優勢蠶食鯨吞祖先所留下的土地,族人的生活空間一再受到壓迫,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無奈但又渴望孩子們在白人的世界裡存活下來。

影片中也呈現了不少文化衝突、矛盾甚至暴力的場景,孩子們幾乎是被白人老師從母親身上硬生生地扒開,一車車地載往全然陌生的環境,可以想像恐懼如何在這些年幼的心靈裡漫延。

記得有一次訪談一位美國原住民學者,他談起他的祖父也曾經在寄宿學校接受教育,除了英語學習外,寄宿學校提供各種不同的職業訓練,他祖父學的是皮鞋修理,學了3年,幾乎熟練了所有製造和修理皮鞋該有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回到部落,才發現這些東西毫無用處,因為部落裡沒有一個人是穿著皮鞋的。

他祖父又回復傳統的營生方式,隨著族人獵捕野牛,但因為長年離開部落,這些營生的技能並沒有完整學習,所以常受同族人的嘲諷,更別說因為受白人價值觀念的影響,而被部落的親友排擠所造成的壓力。這些經歷過寄宿學校教育的原住民,除了極少數能夠從衝突、隱忍、矛盾與適應的過程中恢復安適的狀態,他們的內在大多有著不同程度的創傷。

因為成效不彰,美國聯邦政府在19世紀末關閉了大部分的寄宿學校。但數以萬計的原住民學子已經在這場浩劫裡迷失自我,身心所受的煎熬,精神失序的狀態並沒有因為回到部落而得到改善。

同樣的,澳洲在1890年代之後也有許多原住民孩子被迫遠離家園,其中不少人後來甚至沒有機會再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只能在白人社會裡顛沛流離,外表雖是原住民,但自己族群的語言和文化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一絲痕跡,對整個澳洲原住民族社會來說,他們是「失落的世代」(lost generations),文化裡的失蹤人口。(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文/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