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多一點愛,少一點校園霸凌的傷害

咖啡浪漫組:陳俊儒(喵喵)、陳涵茵(冷莫凡)、蕭蕙玲(阿逍)  

 

回想從小到大,在校園內總是會看到某些同學被大家孤立起來欺負、排擠,或者是班級內形成小團體,彼此互相競爭、鉤心鬥角。這些現象在每次班級轉換、每屆年級交替時重複出現、一再形成。然而這些現象卻不被重視,師長父母們如此,青少年本身也同樣。我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好好去重視、並且思考「校園霸凌」這個議題,藉由我們三人深刻體悟的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些有關青少年校園霸凌的事件,並從中提出一些我們的看法,希望能對「校園霸凌」這個問題,提供一些可能的解決、改善的方法。  

對喵喵而言,今天之所以會想寫這個議題,是因為喵喵看到自己的大學同學,因為以前求學過程中飽受同學欺壓,造成了現在的她對人際關係充滿挫折感,並且需要雙倍的愛來滿足她對愛的需求。記得有一次她突然激動著、哭著抱怨說:「為什麼我現在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我男朋友需要付出比一般人多一倍的愛,來滋潤我已經枯竭的心?我真的覺得以前欺負我的人都要對我負起責任!他(她)們的每一字每一句:『妳這個噁心的病毒!走開』,每一個行為舉止:『別碰她所碰過的東西!把她的書包往樓下丟!』都造就了現在的我;大家總是說小孩子不懂事不要計較,難道我就這樣平白無故就讓他(她)們毀了我的一生?而他(她)們完全不用負任何責任,所有責任要我自己承受只因為我比較倒楣……」喵喵忘不了當時的她一直流淚、一直擦鼻涕說話的情景,那麼不公平的事情一直在重複發生,為什麼大家都沒看到、沒去注意到?我們都曾經目睹校園霸凌的情景在眼前發生,為什麼沒有人上前制止?為什麼有些人註定要被大家欺負?為什麼那些欺負別人的傢伙可以不被處罰、不負責任?又為什麼站在旁邊觀看的同學們會默默允許霸凌的發生?我們三人覺得可以好好的去思考剖析「校園霸凌」的種種一切。  

為什麼很多旁觀者選擇漠視霸凌,對其視而不見呢?可能是大家對霸凌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為什麼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暴力」、「欺凌」這樣的事情存在生活週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人們注意到,都覺得這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每天報章雜誌都在報導,像是新聞裡立法委員打群架的事發生一樣,大家即使看到,或許覺得自己束手無策,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也無法改變些什麼,所以認為不需要做什麼,靜靜的看著事情發生,而產生漠視的情況;或許覺得,霸凌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選擇漠視、逃避不管;又或者,為了防止自己成為被害的一群,而選擇比較強勢的霸凌者團體作為庇護。社會告訴我們,最好是「自掃門前雪」,不去管別人的災難,這種冷漠和疏離無形中給了霸凌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比如阿逍國中時有位女同學,因為嘴唇腫大,被其他同學暗地嘲笑,並取了一個綽號叫「臘腸」,每當那位女同學靠近別的同學時,同學便會想起她的臘腸嘴而感到噁心,進而躲避疏遠那位女同學,而那位女同學渾然不知。大家都認為嘴唇腫大是一件噁心好笑的事,那是醜的,所以被討厭。為什麼會討厭呢?可能是因為在國中階段,外貌對女生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藉著嘲笑別人不好的外貌來減少自己的自卑感。也因此認為與「醜」的人混在一起,好像自己也加入「醜」的行列,成為「醜」的一員了。因此擔心其他人排擠自己,因為擔心被排擠,所以盡量與大家站在同一邊;所以當有一個同學開始排擠另一個同學,為了防止自己也落入被排擠的慘狀當中,便也跟著排擠人,這種行為,也使自己變成了霸凌的共犯。這樣的排擠產生,加深同學間對外貌過度重視與不安,造成同學間因美醜的觀感不同而產生不和諧現象,造成人際關係間的障礙,加深人跟人之間因外貌不佳而產生的不安與恐懼感。  

這種女孩子之間的霸凌模式,跟男孩之間的霸凌模式有所差異,我們發現,性別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霸凌形式。男生慣常出現的是肢體上的直接欺壓,以暴力的方式進行脅迫、傷害;這樣的肢體霸凌所產生的傷痛,比起精神上的哀傷而言,是較可能被發現的;女孩們較易產生的,則是言語霸凌或者是關係霸凌。一群一群的女孩子分成好幾個小團體,說對方的壞話,向對方的行為嚴厲批評,拉攏同伴,擴大勢力,以群體的力量攻擊、壓迫人。這樣的霸凌產生的壓力是無形的,很容易被忽略,但是產生的傷害卻絕不比肢體霸凌來得小;在國、高中時期,最最需要同儕認同的時候,被團體排擠、被同學忽略,是多麼大的打擊,會讓「上學」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多麼大的壓力!比如莫凡國中班上有一群女孩子,曾經非常要好,形影不離,後來漸漸產生摩擦,意見不合,彼此有嫌隙,於是這一群女孩子開始慢慢分裂,逐漸形成以某兩個女孩為首的兩個小團體。兩個小團體之間互相排斥、對立,彼此間再也不互相談話、來往,並且在其他同學間說對方的壞話,試圖拉攏同伴,擴大自己團體的力量。這兩個團體之間,既霸凌對方也同時受到對方的霸凌;女孩子們會對其他同學說:「不要跟她們好,不然我們就不理妳們。」而這同時也影響到了其他同學,無論跟哪一邊來往,都會受到另一邊的排擠,在精神上承受了壓力。  

男生受凌的例子則有喵喵的經驗。喵喵本身就是一個不符合傳統性別氣質的男生──也就是所謂的娘娘腔,因此在班上常常因為性別氣質與其他男生不同,所以被男生們譏笑:「死娘娘腔!」還因而編了一首娘娘腔之歌;除了言語上的直接攻擊以外,男生們更會直接拿喵喵的東西來玩,傳來傳去,甚至亂丟,嚴重一點還會直接拉扯衣服、打喵喵。其中也影響到女生們對喵喵的看法,女生們也會跟男生一樣笑喵喵、故意學喵喵說話,同意男生們說喵喵要有男子氣概的觀點。  

這種精神上的傷害很不容易被看見,受凌者若不曾主動提起,師長們很容易忽略。但霸凌產生的傷害是存在的,或許埋在受凌者心裡一直沒有爆發,這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創痛陰霾,更令人擔憂的,是霸凌造成的痛苦記憶,或許已埋下將來犯罪的種子。  

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是只要肯多付出一點點,多一點點的友善和關心,或許就能幫助到一些些人。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過,成人若能妥善處理,能阻止霸凌現象的發生。師長們若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傾聽孩子們的聲音,鼓勵孩子們將心裡的話表達出來,也許便能儘早發現霸凌的存在並予以協助。而同學之間的影響便更為重要,不要再當一名冷眼觀看的旁觀者,而是以同儕的身分發揮影響力,告知霸凌者,其行為正在傷害人,使人不舒服,並且適時的阻止霸凌者做出欺壓行為。除了影響霸凌者之外,對於受凌者也應當帶領其分析思考,尋找受凌的真正原因,或許是內在的原因(如「不擅拒絕,好欺負」),或許是外在的因素(如阿逍的同學,被認為長相不佳而被排斥),找到原因之後,再對環境加以調整改善,或針對自身進行省思。多付出一點點的愛,或許便能減少多餘的傷害。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