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青少年的情慾展現──以三個青少年為主體談情慾展現

白色恐怖組:陳柏屼(小屼)、李欣怡(小蛙)、鄭祐欣(小巴)  

前言  

    情慾的展現,往往是被壓抑並冠上道德標準,隨時被社會大眾監控、檢視著,舉個隨處可見的例子好了,走在路上的情侶手牽著手,乍看之下配著綠蔭到也是點綴街道、美化市容,我們現在國家的生育力降低,正需要這些事業有成、年輕……,咦?仔細一瞧,不得了,是兩個高中生,還背著書包,這怎麼行,真是敗壞民風,是哪一家的孩子?父母怎麼教的啊!這年頭孩子營養太好,太早熟,不對,這……郎才,旁邊也是個高壯的郎貌?!這成合體統啊,還有王法嗎?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知道,在路邊牽手這樣一個簡單的情慾展現,它似乎有著一個檢視的標準,如必須是某個年紀以上、看起來是事業有成的,甚至還必須是異性戀!而我們卻很難去想像這些標準到底是如何被制定出來,社會大眾又是如何在不知為何地去鞏固這樣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敏感地探測著所有不合社會期望的情慾展現,甚至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尤其是深害社會規範及處於社會結構弱勢的青少年情慾,在臺灣的社會常常透過家庭的道德規範及教育體制等社會化的過程中被忽略及限制,眾對於青少年的要求即無非是能夠擁有強烈的學習欲望,能夠在家庭及學校裡扮演「知書達禮、克盡孝道」的角色,並對未來人生充滿規劃卻又不失年輕人的活力及充勁……等等完美形象,但在面對情慾這個部份的時候師長們不是說:「這些事長大了就懂,現在只要專心唸書就行了!」就是說:「你們現在不夠成熟,談這些東西會扭曲你們的心智。」,然而另一方面,健全的家庭功能應能提供年青人對於自身情慾發展及其認知,但卻被隱而不談,多數青少年在成長過程只被告知:「多去打籃球、發展對身心健康的休閒活動,不然會傷身體」這些話語透露著奇怪的邏輯,彷彿某一天就會突然理解「大人的事」,只是誰也無法告訴你是哪一天。  

奇怪的是,社會這樣細緻的控制著青少年的情慾,但青少年是否因而沒有情慾,如同社會所期待下將重心放在課業、去性的陽光青年?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情慾還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要以及重視的過程,這樣的需求應該是要被接納,被正面的對待的不是嗎?  

然而在這個恐性的社會下,青少年的情慾是如何被壓抑、又在這樣的社會氛維之下我們青少年將如何突破重圍,運用有限的資源及不完整的身體自主權之掌控(大部份的權力掌握在家庭及學校)開展出現今青少年展現情慾的獨特樣貌;又在弱勢的權力關係之下,夾縫中求生存似地操演著屬於自已的情慾。最後,我們三人試著透過撰文的過程,提出同樣身為青少年在情慾展現上個人分別的的策略以及實踐的反思。  

 

情慾與情慾展現  

    情慾是一種滿足性需求的慾望,性的需求包含情感愛依戀的需求及性行為的需求,而情慾的展現就是滿足情慾的過程。  

青少年情慾被壓抑的因素  

    在自己及身邊朋友的情慾經驗當中,青少年想要發展感情與性的慾望,通常是不被權威者和制度所允許和肯定的,父母從小到大對我們三令五申,不能與情人同居、有婚前性行為、搞同性戀、大聲宣揚自己的性經驗等等;學校教育中,老師、教官和課本要我們等一等,將真愛留給未來家庭中的另一半;身邊大量的資訊更時時警告著我們,放縱自己的的性慾望,小心得到愛滋病、觸法或被侵犯。      

    從法律上來看,兒少性交易防治條例中,為杜絕對未成年男女的性侵害與性剝削,規定未滿18歲者皆為未成年者,任何人皆不得與之發生性關係。又根據兒少第29條,為保障兒童與青少年男女被不適當且具傷害性的性資訊污染,或因為性資訊而進一步受到其他的迫害(例如:沉迷於0204的電話,而花費了大筆金錢及影響課業;與網友相約發展親密關係,卻受到暴力、詐騙等等),限制了任何有關性暗示和性交易的訊息傳播。圖書分級也在新聞局的規定下,剝奪了青少年透過閱讀,認識性與性別多元知識的權利。整個社會壟罩在禁止性慾的氛圍裡,但青少年的生理需求卻沒有因此憑空消失,還是得找出口消耗掉,於是那些想與網路上朋友分享自己身體形象照片、僅因為交友檔案稍微提及暗示性字眼,和慾望的對象剛好跟自己一樣是高中生等等的青少年們,為了滿足情慾,還得一邊冒著觸法的危險。另外,想做愛的、正在親密的、做愛中、做愛後的青少女們,也要熟練計算安全期和避孕,否則懷了孕還得冒著健康受威脅、家人不諒解、法律不通融、對方不負責、內心不安穩的各種風險,到小診所墮胎。還有性傾向和性偏好少數族群,同性戀、雙性戀、喜歡BDSM……的青少年們,更是完全沒有宣洩的媒介可言,因為每個兒童都是「正常的異性戀」,如果有什麼不當的性慾望產生,必定是受了成長過程中的錯誤影響和周邊資訊「教壞」,所以在青少年時期,一切有關邊緣少數的性的網站、書籍、場所、節目、電影等等,都不得提供給有需求的青少年自己作資源的選擇。也就是說,如果我是一個16歲,自我認同為女同志的高一女生,我是不被允許上網與女同志網站上的朋友們討論,我可以買什麼禮物送給自己的女朋友,而同樣的狀況下,異性戀女生做同樣的事情,卻是在一般網站上被允許的。  

    因為所有的事實並不會因為嚴厲的禁止而停止發生,慾望還是如此真實的存在,於是應有的知識和資源就不會充分的被提供。如:禁不住男友情慾請求而發生第一次性經驗的青少女身上,並不會攜帶著在這時十分實用的保險套,因為那代表著給自己失守真愛的機會,必然的,她也不會太認真在她學習計算安全期和的護理課程上;因為好奇而回應曖昧徵友文章的青少年,不會有機會知道自己會在沒有性交易的情況下,被掛上公開傳播有暗示性資訊的罪名逮捕;身為同志的青少年男女,也很有可能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在做愛的過程中傷害了身體的健康等等。  

    權威者透過制度禁絕了認為對青少年有害的性,卻沒有看到其他所謂「好的、健康又實用、又被青少年廣為接受的」情慾資源與管道,被重視和發展。在這樣衝突的狀態下,看起來好似杜絕了許多使青少年受傷害的來源,但以我們自身的角度觀察,卻發覺這只是讓青少年的情慾反而持續暴露在刻意看不見的危險之中。  

青少年的情慾展現方式  

  青少年情慾的展現經常被視而不見,不是青少年沒有情慾、情慾不需要抒發,而是青少年的情慾不具有正當性。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青少年被剝奪探索情慾的權利,青少年被認為年齡太小、不夠成熟,在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慾之下,容易出錯。然而,情慾的抒發能帶來快樂,情慾的展現更是青少年掌握自己身體使用權的表現。  

    我們青少年情慾的展現並不是相對於旁觀者的一種表演,不是「給別人觀看」的「展現」,而是實踐情慾的過程,是透過生活中任何媒介抒發自己的情慾,諸如:在部落格貼上自己的照片,並加一段自我介紹或是近期的日記;在徵友版上說明自己的徵友條件,或是在BBS板上隨意的「丟水球」,與不認識的人聊天;甚至在團體出遊期間認識彼此;與朋友一起討論電影中令人神魂顛倒的主角、血脈噴張的劇情;甚至偷瞄一位陌生人的背影…等,青少年情欲的展現充滿著多樣性,各種媒介的應用、情欲展現的地點以及空間、時間,在在展現青少年不受拘束的創意思維。  

  我們青少年情慾的展現需要許多因素配合,在我的經驗中,除了友善的環境、氣氛、隱密性空間…等,能夠增加安全感要素之外,還需要足夠的幻想來發展情慾,增加情慾想像的可能性,無論對象是誰、情慾抒發的時間為何,利用豐沛想像的遐想往往為我單調的情慾生活帶來新鮮感。另外,青少年大多數處於受教育的階段,所以日常生活必須按照學校及補習班的步調行動,多數時間 都在 老師、家長可以監督到的範圍內,自由的時間大大減少,因此「動手腳」來展現或尋覓情慾的能力是必備的,例如:重新訂做一件量身的制服,讓自己的腰身、美臀展現出來,或是居於認為相同性別間只存在朋友情誼的環境中,讓自己對另一人的傾慕從友誼相處的外表下悄悄傳遞。歸納以上配合的因素,大致上分為:友善的空間、對情慾對象的幻想,以及把抒發情慾的行動「偷渡」到緊密的日常生活中,以下將詳細說明。
 
友善環境  
  在所有因素中,空間往往是決定青少年情慾展現自由程度的重要因素,例如,人多的公共場所通常不歡迎青少年展現自己的情慾,總是有許多隻眼睛像監視器般監督青少年,使我們必須表現出符合社會對青少年規範的行為,因此,情慾的抒發受到更多的限制。通常,具有隱密性的地方能讓青少年能自由的抒發情慾,例如在衣櫃或浴室中自慰,或是在具有隱密性的時段裡,例如夜深人靜時。隱密性同時也是網路空間的特性,可以讓青少年們在網路上用假造的身分與人對談、交往,保護自己真實身分被曝光。  

友善空間不必然具有隱密性,讓青少年獲得高度的行動自由、讓青少年做自己的主人成為正當性、讓青少年成為主體才是一個對青少年友善空間的基本要素,例如,在麥當勞速食店中,簡潔有力、高度理性的現代感裝潢,加上服務人員總是親切有禮的態度,讓青少年暫時脫離長幼有序的儒家文化,從口袋中掏出錢,選擇自己喜愛的餐點。在這青少年得以充分展現自主權的環境中,能大膽張望對桌、來人,尋覓那位成為自己情慾想像的對象。  
  友善空間也可能是產生於氣氛的營造,例如幾位好朋友在看完一場電影後,相互討論劇情中男女主角或是令人情慾大開的情節。友善氣氛的營造有助於我們青少年舒發情慾、展現情慾,前提是大家都能說、能表現、能拒絕別人的邀請,對於其他人的表現則必須與以尊重、決不譏笑或攻擊,所以尊重、包容的態度對營造友善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幻想  
  幻想是達到自慰高潮的良方,更是增進情慾時常用的「伎倆」。在許多時間,我們青少年必須表現出對規範的膺服,所以,當生活中好不容易有令我們為之驚艷的人出現,我們只好把握時機善用能短暫滿足情慾的方式。或是有些青少年們喜歡蒐集偶像圖片、偶像劇的週邊商品、上網查偶像的演出畫面,甚至追星、蒐集關於偶像的消息,如同我般,總是喜歡在睡覺前幻想自己與偶像一起度過寒冬。  
  既然是幻想,所以天馬行空有何不可?幻想自己渾身充滿情慾,如同明星般閃亮耀眼、引人注意,或是自己正與想像中的情慾對象共度良宵。青少年們的幻想對象總是千奇百怪,從青春偶像、A片演員、駐唱歌星到家人、同學、老師、陌生人,還有不是真人的角色,例如,每年到了cosplay舉辦的日子,就可以看到一大群青少年扮演自己喜歡的漫畫、電玩或布袋戲角色,男扮女、女扮男,擺的姿勢有時交疊、有時曖昧,主角們表現出可愛、俏皮、壯碩、性感的樣子,使的參與者的情慾不斷流動。另外,青少年們也經常藉由閱讀或書寫網路文章抒發情慾。像我,喜歡瀏覽以漫畫或布袋戲角色為主的網路文章,透過文字來想像,並滿足情慾。  
 
善用生活資源  
  青少年必須遵守宵禁的規範,所以在從早到晚的日常課業之外,幾乎沒有空餘時間計畫、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必須善用生活資源,幫助自己在任何時間空隙中發掘展現情慾的資源。以長時間在學校的青少年來說,除了自己穿著學校制服之外,再帶一件放學後可以立刻更換的便服,以便踏入補習班之前能換成喜歡的款式,展現自己的風格。或是在擁擠的公車上站在吸引自己對象的旁邊、或是在課本中夾帶漫畫、小說,通過學校檢查書包的例行公事。  
    
沒有財力資源的我們買不起情趣用品店中昂貴的商品,若是善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資源,也可以讓情慾得到紓解,例如:用沖水蓮蓬頭水沖出來的力量按摩全身、一般原型頭蓋的膠水罐外罩上二十元的保險套,立刻成為情慾解放的用具、枕頭和棉被也會藉由我們不同的睡姿,變成情慾的幻想對象。  
 
個人情慾實踐及反思  
故事()  
小蛙大約從3歲左右就開始有自慰行為,國小時因接觸到A片,於是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自慰。國中以後,我的情慾發展速度加快,從寫情書、大量的性幻想、牽手、擁抱、接吻,到身體碰觸,甚至是透過各種不同的型式嘗試性愛關係。對象也從一開始的異性情人,到後來的同性伴侶。  
    因為沒有合適的環境和足夠的時間讓我和情人們親密,我曾經在各式各樣的公開場合和私密空間與對方親熱做愛,其中包括了學校的:操場、升旗台、更衣室、廁所、大禮堂(座位和後台)、樓梯間、球場、座位上,室外:不只一個公園的草地及戶外座椅、公車、捷運走道、漁人碼頭、金石堂,密閉空間:爸媽的床上、咖啡廳及餐飲店的洗手間、PUB的沙發上……;族繁不及備載。其實並不是喜歡在這麼多地方尋求刺激,單純是因為高中時期自己和交往的對象們都住在家裡,平常根本沒有地方親熱,也沒有所謂適當的時間,於是通常是經過了一整節課、一整天或一星期的忍耐(視對方的身份和彼此距離遠近而定),等到兩人都有空的時間,把握任何場所大肆宣洩慾望一番,有時甚至顧不得地點的不適當。  
故事()  
小柏從小生長在保守的鄉下,父母皆為教職,號稱三大保守職業之一。面對情慾,小柏認為是切割的。家雖然是私領域,但是只有在自已的房間可以展現,家人間是沒有性,沒有情慾的,也不該有的。這樣的切割也切割了兩面的小柏。在外頭,從國中起小柏就在精進自已情慾之路上沒有停過,在半夜、在夢裡、在上課時、在補習班、在學校廁所、在圖書館、在頂樓、在公車上、在游泳池、在汽車旅館、三溫暖、在炮友的車上……,面對著右手、左手、嘴、鏡子、香蕉模型、第一任情人、第二任情人、網友、膠水罐、水管、蓮篷頭、跳蛋、陌生人、手機……等等,在不同的年紀,不同的經濟狀況,不同的經驗背景,搭配出華麗多樣精釆的情慾展現。然而,這些家人都不知道,老師都不知道,那些以為了解我,知道我是「乖巧、氣質的陽光男孩」的那些人都不知道。我也不打算讓他們知道。對於情慾,我雖然對自已沒有太多的限制(但是有很多的期待),但也渴望能夠更多的機會可以去嘗試、學習。  
    面對能夠坦然面對情慾如我,習於隱藏自已慾望並視為禁忌的同學們並無法苟同,他們希望我應該向他們一樣,可以做,但是閉嘴;兄弟之間可以炫耀,但出了寢室就是上不了檯面的低俗事。我的出現似乎讓他們的平衡出了狀況,不知是因此讓他們了解社會的偽善,還是羨慕我的自在。  
故事()  
我,小巴,是一個晚熟的人,社會化的過程比別人晚、人際互動的學習比別人晚,但是在情慾探索的部分卻是從小學三年級看性虐待片開始,當時的我只覺得異常興奮,會在就寢後大人都離開房間的時候,假裝自己是影片中的受害者,並把毛巾塞進衣服中,當作豐滿的胸部,幻想自己的身體被很多人侵犯。有時候,我會畫被許多隻手撫摸的裸女圖。當時,我會對這些行為感到恐懼,不敢把這些是說出來,還會把剛劃好的裸女圖撕破,毀跡滅屍。  
  看色情影片的時間大約維持一年多,在國小畢業後,我幾乎不曾有性幻想,忙碌的課業佔據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這種現象持續到高中,即使在高中有交男朋友,只有進展到牽手的親密關係。  
  到大學二、三年級,我第一次探索自己的身體,藉由觸摸,我發現身體脆弱、需要呵護,或是很有彈性、容易酥癢、興奮的部分,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身體,認識到身體的曲線、身體的情慾需求。  
 
結語  
    如同前述,情慾的展現是滿足情慾的過程,我們企圖呈現出在青少年成長過程裡會面臨到的困境、限制,並與自身經驗結合,面對這樣的壓迫我們如何滿足自已情慾發展過程,也是一種對於現存社會規範、道德的挑戰及嘲諷。但失落的是,我們清楚明白地運用青少年靈活的思考、在邊緣陰暗處的集結反動,卻不知道如何改變壓抑的現況?文章至此,我們希望能透過文字的書寫來讓其他人看見青少年的弱勢地位與反動的力量,讓大家知道青少年的反動是生猛有力的。
 
 
 

多一點愛,少一點校園霸凌的傷害

咖啡浪漫組:陳俊儒(喵喵)、陳涵茵(冷莫凡)、蕭蕙玲(阿逍)  

 

回想從小到大,在校園內總是會看到某些同學被大家孤立起來欺負、排擠,或者是班級內形成小團體,彼此互相競爭、鉤心鬥角。這些現象在每次班級轉換、每屆年級交替時重複出現、一再形成。然而這些現象卻不被重視,師長父母們如此,青少年本身也同樣。我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好好去重視、並且思考「校園霸凌」這個議題,藉由我們三人深刻體悟的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些有關青少年校園霸凌的事件,並從中提出一些我們的看法,希望能對「校園霸凌」這個問題,提供一些可能的解決、改善的方法。  

對喵喵而言,今天之所以會想寫這個議題,是因為喵喵看到自己的大學同學,因為以前求學過程中飽受同學欺壓,造成了現在的她對人際關係充滿挫折感,並且需要雙倍的愛來滿足她對愛的需求。記得有一次她突然激動著、哭著抱怨說:「為什麼我現在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我男朋友需要付出比一般人多一倍的愛,來滋潤我已經枯竭的心?我真的覺得以前欺負我的人都要對我負起責任!他(她)們的每一字每一句:『妳這個噁心的病毒!走開』,每一個行為舉止:『別碰她所碰過的東西!把她的書包往樓下丟!』都造就了現在的我;大家總是說小孩子不懂事不要計較,難道我就這樣平白無故就讓他(她)們毀了我的一生?而他(她)們完全不用負任何責任,所有責任要我自己承受只因為我比較倒楣……」喵喵忘不了當時的她一直流淚、一直擦鼻涕說話的情景,那麼不公平的事情一直在重複發生,為什麼大家都沒看到、沒去注意到?我們都曾經目睹校園霸凌的情景在眼前發生,為什麼沒有人上前制止?為什麼有些人註定要被大家欺負?為什麼那些欺負別人的傢伙可以不被處罰、不負責任?又為什麼站在旁邊觀看的同學們會默默允許霸凌的發生?我們三人覺得可以好好的去思考剖析「校園霸凌」的種種一切。  

為什麼很多旁觀者選擇漠視霸凌,對其視而不見呢?可能是大家對霸凌習以為常,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為什麼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因為「暴力」、「欺凌」這樣的事情存在生活週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人們注意到,都覺得這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每天報章雜誌都在報導,像是新聞裡立法委員打群架的事發生一樣,大家即使看到,或許覺得自己束手無策,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也無法改變些什麼,所以認為不需要做什麼,靜靜的看著事情發生,而產生漠視的情況;或許覺得,霸凌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選擇漠視、逃避不管;又或者,為了防止自己成為被害的一群,而選擇比較強勢的霸凌者團體作為庇護。社會告訴我們,最好是「自掃門前雪」,不去管別人的災難,這種冷漠和疏離無形中給了霸凌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比如阿逍國中時有位女同學,因為嘴唇腫大,被其他同學暗地嘲笑,並取了一個綽號叫「臘腸」,每當那位女同學靠近別的同學時,同學便會想起她的臘腸嘴而感到噁心,進而躲避疏遠那位女同學,而那位女同學渾然不知。大家都認為嘴唇腫大是一件噁心好笑的事,那是醜的,所以被討厭。為什麼會討厭呢?可能是因為在國中階段,外貌對女生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藉著嘲笑別人不好的外貌來減少自己的自卑感。也因此認為與「醜」的人混在一起,好像自己也加入「醜」的行列,成為「醜」的一員了。因此擔心其他人排擠自己,因為擔心被排擠,所以盡量與大家站在同一邊;所以當有一個同學開始排擠另一個同學,為了防止自己也落入被排擠的慘狀當中,便也跟著排擠人,這種行為,也使自己變成了霸凌的共犯。這樣的排擠產生,加深同學間對外貌過度重視與不安,造成同學間因美醜的觀感不同而產生不和諧現象,造成人際關係間的障礙,加深人跟人之間因外貌不佳而產生的不安與恐懼感。  

這種女孩子之間的霸凌模式,跟男孩之間的霸凌模式有所差異,我們發現,性別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霸凌形式。男生慣常出現的是肢體上的直接欺壓,以暴力的方式進行脅迫、傷害;這樣的肢體霸凌所產生的傷痛,比起精神上的哀傷而言,是較可能被發現的;女孩們較易產生的,則是言語霸凌或者是關係霸凌。一群一群的女孩子分成好幾個小團體,說對方的壞話,向對方的行為嚴厲批評,拉攏同伴,擴大勢力,以群體的力量攻擊、壓迫人。這樣的霸凌產生的壓力是無形的,很容易被忽略,但是產生的傷害卻絕不比肢體霸凌來得小;在國、高中時期,最最需要同儕認同的時候,被團體排擠、被同學忽略,是多麼大的打擊,會讓「上學」這件事情變成一個多麼大的壓力!比如莫凡國中班上有一群女孩子,曾經非常要好,形影不離,後來漸漸產生摩擦,意見不合,彼此有嫌隙,於是這一群女孩子開始慢慢分裂,逐漸形成以某兩個女孩為首的兩個小團體。兩個小團體之間互相排斥、對立,彼此間再也不互相談話、來往,並且在其他同學間說對方的壞話,試圖拉攏同伴,擴大自己團體的力量。這兩個團體之間,既霸凌對方也同時受到對方的霸凌;女孩子們會對其他同學說:「不要跟她們好,不然我們就不理妳們。」而這同時也影響到了其他同學,無論跟哪一邊來往,都會受到另一邊的排擠,在精神上承受了壓力。  

男生受凌的例子則有喵喵的經驗。喵喵本身就是一個不符合傳統性別氣質的男生──也就是所謂的娘娘腔,因此在班上常常因為性別氣質與其他男生不同,所以被男生們譏笑:「死娘娘腔!」還因而編了一首娘娘腔之歌;除了言語上的直接攻擊以外,男生們更會直接拿喵喵的東西來玩,傳來傳去,甚至亂丟,嚴重一點還會直接拉扯衣服、打喵喵。其中也影響到女生們對喵喵的看法,女生們也會跟男生一樣笑喵喵、故意學喵喵說話,同意男生們說喵喵要有男子氣概的觀點。  

這種精神上的傷害很不容易被看見,受凌者若不曾主動提起,師長們很容易忽略。但霸凌產生的傷害是存在的,或許埋在受凌者心裡一直沒有爆發,這可能成為一輩子的創痛陰霾,更令人擔憂的,是霸凌造成的痛苦記憶,或許已埋下將來犯罪的種子。  

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但是只要肯多付出一點點,多一點點的友善和關心,或許就能幫助到一些些人。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過,成人若能妥善處理,能阻止霸凌現象的發生。師長們若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傾聽孩子們的聲音,鼓勵孩子們將心裡的話表達出來,也許便能儘早發現霸凌的存在並予以協助。而同學之間的影響便更為重要,不要再當一名冷眼觀看的旁觀者,而是以同儕的身分發揮影響力,告知霸凌者,其行為正在傷害人,使人不舒服,並且適時的阻止霸凌者做出欺壓行為。除了影響霸凌者之外,對於受凌者也應當帶領其分析思考,尋找受凌的真正原因,或許是內在的原因(如「不擅拒絕,好欺負」),或許是外在的因素(如阿逍的同學,被認為長相不佳而被排斥),找到原因之後,再對環境加以調整改善,或針對自身進行省思。多付出一點點的愛,或許便能減少多餘的傷害。

青少年時期需要培養生涯規劃的能力

咖啡浪漫組:陳俊儒(喵喵)  

今天我選青少年生涯議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和我有太切身的關係了,因為正值青少年的我,正處於未來該何去何從的煩惱當中,而且經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發現大家都會有相同的對生涯的焦慮─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接觸到生涯議題之後,這個東西就會一直盤旋在腦海中,等到我們把它解決,才得以暫時解脫。  

我覺得一般人對生涯規劃的看法,總是在於為未來定出一系列的目標,然後再從這些目標規劃,再慢慢去達成,因此要定出一些目標是很重要的;可是我想在這裡對生涯的職業選擇方面,多做一些釐清的闡述:「生涯規劃不是在青少年時期決定以後要做什麼,而是我們要去培養如何選擇未來的能力,因為時代在變,剛開始定的目標就可能會一直變動,所以我覺得與其在青少年的時候,就倉促地對未來下了一個目標,倒不如讓自己真正了解自己─自己喜歡什麼、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自己的價值信念是什麼,再加上蒐集其他外在的資訊後,最後讓自己有權力去下決定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別人無法一直幫你做決定,而且自己做的選擇,我們才會完全地去接受、喜歡它,不會怪罪別人,會勇於承擔責任。」  

在台灣這個升學主義的環境下,很自然地生涯規劃就會變成職場/就業規劃,因為大家在意的是以後有沒有出路、錢賺的多不多,除此之外,個人的部分好像就很少提到其重要性。可是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現在就業的人不一定會喜歡自己現在的職業,而且其中有的人在晚年時,甚至會再去尋找他(她)們事業的第二春;大家對就業的期待,似乎大多數也不如他(她)們之前求學時所預期的那般美好;而且大學生青年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唸大學呢?是不是從小我們的生涯就被父母師長規劃好,要去做那個、以後做什麼工作比較好……父母師長們的種種貼心的鋪道路舉動,反而讓青少年們喪失了規劃自己生涯的能力和權力。但是在人生往後的過程,還是會意識到大人們的選擇不會是自己的選擇,因為自己才是唯一能了解自己的人,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到最後還是會想要自己做取捨的,但是當自己要做取捨時,又好像會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和意見,無法自己自信地做決定。  


我想要對生涯的選擇的議題上做一點澄清,看看是否能多幫助一些其他被生涯所困擾的人。我覺得生涯的問題偶爾會浮現在腦海中,然後就偶爾會拿一根針扎我們一下,叫我們去思考自己的未來。生涯是一個惱人的問題存在,但是卻又會讓人覺得無法掌握,所以順其自然就好、船到橋頭自然直。  
生涯事實上是很大的面向,它包含了許多層面的議題,今天我特別把生涯選擇提出來談,就只因為它充斥在我的生活中、而且深深影響著我;我覺得應該相信青少年是有能力去思考他(她)們的生涯規劃的,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我覺得青少年應該更了解自己,並且學習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因為自我了解後所做的決定對自己才有意義;我覺得青少年應該學會生涯規劃的能力,因為它是影響一輩子的。

寫給國、高中生,我親愛的男孩女孩們

咖啡浪漫組:陳涵茵  

親愛的男孩女孩們,你們正當青春年華。已經決定好該如何揮灑生命了嗎?要怎麼樣在自己的道路上奔馳,往哪個方向而去呢?會有什麼樣的風景等著你們去探看呢?  

我在和你們一樣的陽光燦爛的年紀裡,往幽深曲折的崎嶇小路裡鑽來,直至現在。  

親愛的男孩女孩們,正當花樣年華的你們,人們告訴你們面前有什麼呢?人們告訴你們有康莊大道,鋪著絨布紅毯,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會有很美的景觀。如果聽話走過去一定會呼吸得非常輕鬆自在。然而我在那樣一個年紀裡,那樣一個明亮光輝的年紀裡,在人們告訴我的大路旁邊看見一條小小的通路,彎折扭曲,崎嶇起伏。沒有紅毯子,而且人們告訴我那路上有怪物,絕對不要碰。親愛的男孩女孩們,你們知道,正當這樣一個年紀的孩子是多麼的好奇叛逆。我看見了小路上頭有很美麗的樹木,不算高大但有很特別的形體;我看見樹上有很漂亮的果子,色彩奇異但是繽紛亮麗。那條什麼康莊大道上有什麼呢?除了一條紅布毯子以外我什麼也沒看見。  

走不同的道路是很疲累的。當人們規劃好一條路,要我們照著前進,卻偏偏想往不同的地方而去是很累的。但是有那樣的路存在的,除了社會既有的,像個好小孩、好學生、好人那樣的。親愛的男孩女孩們,你們有看見那樣一條有美麗樹木與漂亮果子的小路嗎?路是你們走出來的。你們一定會看到更多不同的、特別的小道路,每個人望見的都不太一樣。或許你們和我一樣,往小路鑽去毫不猶疑,也或許你們徘徊許久,決定踩上紅色的毯子踏步前進。那都很好,因為那都屬於你們自己。  
親愛的男孩女孩們,請試著去探尋不同的道路,探尋的過程會發現原初的自己。親愛的男孩女孩們,請給自己一個方向,請相信你們所選擇的方向。人生的道路很漫長,未來或許不斷修正自己前進的方向,然而你們,正當青春年華的男孩女孩們,請把握這樣的年紀好好的去抉擇,並且絕對相信自己。

升學與錢以外的人生

咖啡浪漫組:蕭蕙玲  

生涯規劃只有唸書?人活著有許多的東西會接觸到,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的理想抱負,這些東西是否可能在我們埋首書堆中的時候錯過了?現在不是說唸書不好,而是說「只有」唸書不好。為什麼大家只專注在唸書上面呢?因為大家可能沒有好好想過自己想要的東西,想要過的生活是什麼。父母說把書唸好就會找到好工作,就可以賺很多錢,生活就快樂了。所以變成生涯規劃=如何賺大錢。  

這個社會──尤其是家庭──給小孩一種「賺錢第一」的觀念,然而錢之外的東西似乎就變得一切都不重要了,而我們這一生,只會與金錢有關嗎?快樂只建築在金錢身上嗎?生涯規劃就是要讓自己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感到快樂。如果沒有讓自己對自己人生感到滿足快樂,就是沒有做好生涯規劃。  

現在的青少年或許不清楚為何要做生涯規劃,或者不重視生涯規劃,把生涯規劃視為只是幫助自己了解自己想要考上什麼科系而已;但除了這個,生涯規劃還有什麼?包括人生中的人際關係、抱負理想、興趣探索等,然而大家最重視的還是在尋找有興趣的科系上,然後顯然其他部分似乎變得不是這麼重要。但為何青少年會忽略其他部分?因為他們對於生涯規劃有誤解,認為生涯規劃就是要計畫自己在人生當中所要做的事與必須達成的目標而已。  

因為家長與這社會共同強調所謂的升學主義的重要性,而讓青少年只關注在這樣的人生規劃中的一小塊目標,所以青少年有想過要讓自己了解生涯規劃嗎?還是只要順從家長與社會普遍灌輸的想法就好了呢?我覺得在生涯規劃上,大人們除了強調所謂的升學主義上的規劃外,必須要強調人生各種不同的面向,並教導除了升學以外其他重要的事。為什麼要教導升學以外其他重要的事?因為青少年正逢成長階段,需要很多資訊與想法的建立,而這些東西的來源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根據,所以大人們需要多給一點升學主義之外的建議,並幫助青少年們探討生涯規劃。而同儕間也可以彼此交流討論對於生涯規劃的不同看法,例如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跟人之間有怎樣的互動模式,想要過怎樣的生活等,才不會對人生感到茫然失措,陷於「升學就好」的想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