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2021同志專題初階探索課程 課程講義下載

 3月3日 認識彼此、了解課程進行方式


Jean-Michel Billioud, Sophie Nanteuil (2020)。我是誰我決定。愛米粒。

郭怡伶(2007)。無所不在的同性戀恐懼。載於郭怡伶主編,阿魯巴,酷 MAN,119-121。臺北:女書文化。
游美惠(2003)。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20-122。


同志其他:
蔣琬斯(2014)。真愛與價值的辯證:聽陳立言教授演講「宗教與同志」紀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8,68-71。

4月7日 同志教育與校園

「同志友善是一定要的」閱讀資料



趙淑珠、郭麗安、劉安真(2008) 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
王振圍 (2010)。不只是尊重,肯定同志的教育責任──善用《「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0,頁30-34。台北市:教育部。
戴芳台(2013)。同志/酷兒教育如何在教學中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64-67。
蕭昭君(2013)。感謝當年的兩位拉子同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83-86。
邊家蓁(2013)。女同志教師若隱多於若現的彩虹身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5,108-116。
李冠勳(2014)。扮裝跨性別者以現身策略進行社區性別平等教育講座之實作與反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9,47-51。
劉佳宜、楊庭郁(2014)。走出櫃子的性別平等教育活動。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8,72-78。
楊幸真、邱愛芝(2010)。製造異性戀:學校作為異性戀論述實踐的場域。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61-87。臺北,巨流。

卓耕宇、達努巴克(2009)。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113-136。臺北:巨流。
張明敏、楊佳羚、林昱貞(2003)。找尋另一隻翅膀--行動研究中一次「同性戀課程」的實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3,22-27。
卓耕宇(2003)。當夫子遇到酷兒:談校園中的同志議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3,36-41。


4月22日 性/別.空間.地方;性/別.校園.教育

「性/別.空間.地方」閱讀資料 (去公司上班)
「性/別.校園.教育」閱讀資料

蕭昭君(2013)。感謝當年的兩位拉子同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83-86。

4月28日 同志當今社會議題、酷兒與彩粧、課程回顧

5月5日 同志友善社會、直同志

5月19日 出櫃、原生家庭出櫃


6月2日 同志與原生家庭、同志家庭的三代互動

7月7日 跨性別、多元性別(性別如球)

性別如球 (2015.03.17更新)
同志概念指南針
台灣生活.同志觀點講義下載 (2015.3.10更新)
閱讀資料:
性別大補帖:我的班長
性別大補帖:健保歧視同志不公不義
性別大補帖:異女過年大不易
性別大補帖:相親假公然鼓勵異性戀
性別大補帖:老哥婚禮性別雜記
性別大補帖:學校性教育渴望同志
性別大補帖:同志們一起來生孩子
性別大補帖:同志在校園,老師看不見

崔樂(2014)。男聲不能女性化?聲音的規訓。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6,116-117。


其他資料:
同志與多元性別

林昱瑄(2010)。多元性別:我是誰?愛上誰。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100-122。臺北:華都。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2) 「我是雙性戀,但選擇做女同志!」–兩位非異性戀女性的性認同形成歷程。中華輔導學報,12,153-183。(TSSCI)

8月4日 同志輔導與諮商

劉安真(2000)。對同性戀輔導的反思。諮商與輔導,171,23-27。
劉安真(2002) 從多元文化觀點談同志肯定諮商。輔導季刊,38(4),6-15。
劉安真(2006) 看見!?校園同志輔導工作推展之現況與輔導教師對同志諮商之訓練需求調查。中華輔導學報,21,201-228。(TSSCI)
賴孟泉(2005)。不要怕,走下去-從肯定式心理治療談起。載於 David E. Greenan、Gil Tunnell 著,同志伴侶諮商 (12-41) (丁凡譯)。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 2003)
劉安真、趙淑珠(2006)。看見!?校園同志輔導工作推展之現況與輔導教師對同志諮商之訓練需求調查。中華輔導學報,20,201-228。

9月8日 同志當今社會議題、課程回顧與討論

10月6日 臺灣同志社會運動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1月10日 同志伴侶與家庭

12月1日 同志、身體、醫療

1月5日 同志、生涯、職場

2月2日 同志性文化、性產業

3月2日 當今同志議題、課程回顧








2008同志看看.看看同志--校園同志教育研討會資料

同志與性別友善校園 講義下載

 

「同志友善」是一定要的啊!──直同志與同志友善的具體做法 閱讀資料下載

閱讀資料:
成為LGBT社群的盟友(王振圍譯)
LGBT盟友的特性(王振圍譯)
同志友善十心咒(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
同志友善機構指標(臺灣青少年性別文教會)
性別大補帖:環抱.家鄉(王晧安)
性別大補帖:台灣同志運動任督二脈待打通(王晧安)
性別大補帖:我愛友善的直(王晧安)
性別大補帖:教出直同志(王晧安)
性別大補帖:接受?(王晧安)
觀念平台-只靠自己人同志運動難存活(黃宗慧)
直同志與雄女同志(卡維波)http://www.wretch.cc/blog/fjumotss/10965250
顛覆認同政治周華山vs何春蕤對談(破報)

異性戀校園的生命角力──臺灣青少年同志面臨暴力威脅經驗 閱讀資料下載

閱讀資料:
性別大補帖:校園霸凌的父權循環(王皓安)
王振圍(2011)。同志,Yes!暴力,Bye-bye!──青少年同志的校園受暴處境與改善方法。婦研縱橫,94,出版中。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誰才是性別騙子?──同志、跨性別與多元性別 閱讀資料下載 (按右鍵另存目標)

閱讀資料:
何家維(2011)。談我心裡面的跨性別──咪咪的成長經驗。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恐龍、許斐凱(2011)。你穿得好娘!。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陳俊儒(2011)。快樂網路女生的真實愛戀──我在網路遊戲天堂裡的性別實踐與愛戀。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彭彥儒、紀品志(2011)。天聲性別──談聲樂、藝術表演與性/別。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陳怡茹(2011)。從成長經驗看自己中性氣質。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鄭昱菁(2011)。有著多樣性別氣質的我。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劉郁婷(2011)。我喜歡芭比,但我不是芭比。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王語彤(2011)。拼湊成長拼圖。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鍾佳其、李瑞利、許慈芳(2011)。多元性別氣質的成長故事。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王振圍(2011)。異男樣,異男妄。性別無敵好青春,王振圍編。台北:群學。

元氣同志:同志健康簡介 閱讀資料下載

閱讀資料:
余欣庭(2008)。醫療看不見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3,頁55-57。
陳逸玲。台灣女同志醫療現況。女同志健康手冊。台北: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AD. Lin。異性戀專用婦產科。台灣立報,2010年5月14日,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7833

從手指長度到人工受孕──漫談同志與科技 閱讀資料下載

閱讀資料:
新聞:觀手指長度可知性取向?
新聞:自我注射法受精女同志成功做人
性別大補帖:科學需要再同志一點
性別大補帖:為什麼同志要搶救公視
拉子受孕DIY,想要寶寶自己來!【拉媽報第11期】

開放式關係

「開放式關係」閱讀資料
黃義筌(2013)。親密多重奏--多重伴侶關係的美麗與哀愁。http://tasdata.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645.html
許耿嘉(2011)。現代社會多重親密關係現象探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伊婷(2009)。性解放的出路?異性戀坦誠的多重伴侶關係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譯自Anthony Giddens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Oxford: Polity.
洪敏峰(2008),《發展多重戀情者愛情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一枝草、鄭淑麗、賀照緹(1998),〈我的情人不只一個?--多重戀情訪查報告〉,《張老師月刊》,246:44-79,台北:張老師。
許幼如(1999),《多重關係:女同志觀點的愛情社會學研究》,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譯自Ulrich Beck,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1990), Das ganz normale chaos der liebe,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5月7日 同志與雙重弱勢;中老年同志

身障同志:
余欣庭(2010)。身心障礙女同志的可見與不可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9,10-15。
邱大昕(2013)。盲人如何成為異性戀。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14-20。
郭曉蓁(2013)。聽障女同志的家庭成長經驗與學習處境探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2,21-38。

中老年同志:
林家新(2011)。台灣老年男同志與社會福利政策初探─熱線老同小組義工經驗之反思。 (連結)
同志議題大家談 第3集 你能安心的「老去」嗎? (連結)
趙彥寧(2010)。不可計量的親密關係:老T搬家三探。
張宏誠(2009)。有一天當同志不再青春:老年同志與法律(下)。http://narzissmus.pixnet.net/blog/post/23261259
(上)http://narzissmus.pixnet.net/blog/post/23241335
(中)http://narzissmus.pixnet.net/blog/post/23247685
趙彥寧(2008)。往生送死、親屬倫理與同志友誼老T搬家續探。文化研究,6,153-194。
趙彥寧(2005)。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分初探。臺灣社會研究,57,41-85。
熱線中老年同志服務網頁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